作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典籍,《易經》被世人所熟知并非源自國學的傳播, 而是街頭巷尾算命先生云山霧罩的解讀。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歷經千年歲月的洗禮,這些被時光沉淀下來的國學精髓,從塵封已久的紙堆里走出,以逢兇化吉的形式走進尋常巷陌,從某種意義上說也算是另一種傳播。
然而,若只是將《易經》作為預測命運、勘驗風水的小冊子,未免是對古人的褻瀆,因為全書的核心旨在闡述最樸素的處世哲學:所謂風水,即是人心。
風雨沉浮,一切際遇起落都不過是心的投影。心清,你所遇到的山水溝壑都成了旅途中的風景;心濁,似錦繁花也只能成為攔路的荊棘。
《易經》被譽為大道之源,全書含六十四個卦象,大約六千七百字,而事關風水的,其實就是下面這三個字。
《易經》云: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
上即為上進,自強。山川大河一草一木,無不是生生不息的延續。生為萬物之靈長的人類,更應該自力更生勇于拼搏,對未來保持著積極進取的態度。
2019年3月5日,一代風云人物褚時健的去世引起了社會的轟動,這位91歲老人留給世人的,除了巨額資產還有一段勵志傳奇。
1928年生于云南農家的褚時健,童年即在風雨飄搖中度過。他15歲時喪父,迫于生計輟學經營自家酒坊,青年時重新求學卻遭遇戰爭投筆從戎。36歲那年被調到當地一家瀕臨倒閉的制糖廠任副廠長,僅用一年時間即將糖廠扭虧為盈,而此后他任職的這16年里,這家制糖廠一直風生水起。
1979年,52歲的褚時健被調往玉溪卷煙廠,盡管年過半百,但他依然延續了在制糖廠的傳奇。只用了17年的時間就將這個地方煙廠經營成亞洲第一、世界第五的規模,每年上繳的稅金占到云南財政收入的60%。
因為個人收入的巨大落差以及企業激勵機制與監督機制不健全,1997年褚時健因為貪污174萬美元被判無期徒刑,從光環籠罩的知名企業家到鋃鐺入獄的階下囚,人生境遇之變化如同翻云覆雨。
當時的人都在議論褚時健的人生會就此終結,即便不是生命的終結,但他的事業,必將逐漸消逝于公眾的視野。
然而在2001年,因為身體原因褚時健被獲準保外就醫,被安排在老家農村養病。第二年,74歲的褚時健便承包了一片2400畝的荒山種起了橙子,在他85歲那年,他的果園年產橙子8000噸,利潤超過3000萬元,一代煙王就此華麗的變身為橙王。
衡量成功的標準,不是立于巔峰時刻的風采,而是那跌落谷底后的反彈力,面對內心的強大,一切困難都將為成功讓路。
《易經》云:亢龍有悔。
飛龍在天之時,一旦到了云端最深處,也必然萌生退意,為退路做準備。水溢則滿,月盈則虧。那些能夠在命運的漩渦中及時抽身的人,是懂得適可而止的高人。
大唐名將郭子儀是中國歷史上罕有圓滿的傳奇人物,他一生歷經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不僅平定了禍亂大唐八年的安史之亂,還多次率軍擊敗入侵的吐蕃和吐谷渾聯軍,由于功高至偉被冊封為汾陽王,一時權傾天下。
深知功高震主的郭子儀,為了避嫌立下了四門大開的家規:將王府變成了開放式的園林,任人參觀而不加盤查。家人對此不解,郭子儀道:高墻深院內外不通,極易遭人污蔑,如此四門大開,府中所為一目了然,即便有人誹謗,又從何說起?,家人聽罷,深以為然。
郭子儀家中人丁興旺,子孫數十人都在朝中為官,郭子儀對他們都嚴加約束。在他七十歲壽辰那天,因為拜壽問題,兒子郭曖與兒媳升平公主發生爭吵,而且郭曖先動手打了這位當朝的金枝玉葉。
郭子儀聞知此事后大怒,先命人將郭曖捆綁然后帶到唐代宗面前叩頭請罪,此前郭子儀四門大開的家規已被唐代宗深知,唐代宗對這位老將坦誠的表現相當滿意,用一番推心置腹的言語將郭子儀勸回家中,回到家后郭子儀又動用家法將郭曖痛打幾十大板,充分顯示了自家對皇權的尊重。
郭子儀八十五歲無疾而終,八子七婿都為當朝顯貴,北宋名臣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這樣評價他:功蓋天下而主不疑,位極人臣而眾不嫉,窮奢極欲而人不非,這些看似矛盾實則合理的背后,正是郭子儀深諳處世之道的結果。
《易經》云: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鼎作為國之重器,素以穩重莊嚴的形象出現在世人面前。那些修行深厚的君子,也如同鼎一樣正位凝命,以完成自身使命。
無論何時何地始終保持著良知,保持著道德的操守,如此即是正。一個胸懷浩然正氣的人,才能無愧于心,才能不為世俗所迷惑,才能獲得內心的安寧。
東漢時期,關中大儒楊震素有才名,先被朝廷委任為荊州刺史,后又調任為東萊太守。楊震上任途中路過昌邑,昌邑縣令王密是楊震的學生,為了感謝老師的栽培,王密晚上帶了十斤黃金來答謝。
當夜見四下無人,王密將金子塞在楊震手中,不料楊震當場拒絕道: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以為老師是假意推脫,就說:暮夜無知者,言外之意此時夜深人靜,不會有人知道的。
楊震聽后非常生氣,說了一句震人發聵的名言: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曰無知?王密見老師言辭決絕,只得狼狽而歸。
憑著這種清廉正直的操守,楊震被世人尊稱為關西孔子,更重要的是這種優良的家風一直被延續了數百年,楊震的八世孫楊弦家族中還出現了隋文帝楊堅這樣顯赫的人物。
光陰荏苒,那些留給子孫的豪宅府邸終將會變作野草叢生的斷壁殘垣,而那些被遺承下的優良家風,卻是一個家族最寶貴的財富。
最好的風水不在于天象,更無關于地理,而在于人心。
講壇:人生若能面對挫折時積極向上;面對順境時低調謙遜;面對誘惑時胸懷正氣,如此,便能獲取這大千世界中最好的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