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三,承接著春節的熱鬧,迎來了我國傳統農歷節日的一個重要節點。這一天既是春節熱鬧氣氛的延續,也標志著元宵節的正式開始。全國各地在這個時刻,涌現出豐富多彩的節慶習俗,呈現出一派喜慶繁榮的景象。
2024年正月十三什么時候送燒餅
“吃燒餅不腰疼”是山東淄博的,母親吃了閨女送的燒餅不腰疼。有閨女回娘家送燒餅一說,這一民俗在當地已延續了200多年。博平鎮一帶的燒餅鋪就開始忙碌起來,攤位前擠滿了買燒餅的人。這一民俗也體現了子女對長輩們健康長壽的期盼,反應出當地人的一種孝道,代代相傳,到今天,在正月十三這天大家還是會給母親買燒餅。
正月十三的習俗
燈頭生日:這一天,民間百姓在家中進行點燈儀式,俗稱“點灶燈”。這是因為在正月十五鬧花燈之前,需要先在家里嘗試點亮燈籠,以防正式活動時出現故障。這個習俗起源于南宋時期,當時人們在南宋理宗淳佑三年就已經開始了這樣的慶祝方式。
滾龍燈:在一些地區如安徽繁昌縣荻港鎮,會有玩滾龍的風俗習慣。從正月十三開始,滾龍和其他彩燈會被展示出來,吸引觀眾前來觀看。滾龍燈通常在夜間進行,場面非常壯觀,燈火通明,象征著光明和繁榮。
扎彩燈:正月十三也是扎彩燈的重要日子。老北京的年禧歌謠中有“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正明”的說法,意味著正月十三是扎彩燈的開端。在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會開始準備彩燈,以迎接正月十五的花燈節。
放海燈:在中國沿海地區,漁民們會在正月十三放海燈,以此來慶祝海神娘娘的生日。他們會將精心制作的燈放入海中,希望能夠帶來好運和祝福。
祭祀關公:在某些地區,如西安長安區農村,正月十三會有祭祀關公的習俗。當地的居民會制作一種名為“添碟子”的民間手工藝品作為祭品,表達對這位三國時期的英雄的敬意和懷念。56
做“圣蟲”:在某些地方的習俗中,正月十三是制作“圣蟲”的日子,這是一種用面粉制成的手工藝術品,通常用于新年期間,寓意五谷豐登和生活富足。
精準測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