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的習俗之一是“迎燈”活動,人們會在家門口或院子里擺放燈籠,迎接元宵節的到來。這種傳統做法象征著對未來的希望,同時也為節日增添了一份獨特的喜慶氛圍。此外,一些地方還會組織正月十四的廟會,供奉神明,祈求來年平安順利。
正月十四有什么忌諱
在古代的時候,很少有男生和女生在正月結婚的,古代有'抬頭紅'一說,即男女正月結婚,乃月太歲壓頭,不利兒孫,因此正月很少有新人結婚。這一天打破碗碟杯盤,意謂著這年會有"破運",補救方式是用紅紙包起,口中念"歲歲平安"等吉祥話,并放在神案上數天,即可化解災難。也可用紅紙包上碎片,新年后丟入河中,口吟"撞破瓷,錢銀一大堆",也是希望新的一年可以平平安安。
正月十四有什么講究
正月十四是元宵節的前一天,所以在這一天試花燈,這是必不可少的行動。舊時民間和朝廷都會在這天搭建燈棚,并做一些游藝節目的預習活動。售賣燈籠的攤販會開啟"燈市",準備了各式各樣的花燈出售。從一周歲到十二三歲的兒童在這天下午開始,手里都捏著一根線,拉著毛兔燈,牽著大人的手,滿街地跑,蠟燭點在兔肚子上,把白兔照得通體透亮。到了晚上會亮起"長夜燈",從傍晚一直亮到第二天早上。然后每家每戶也都點起蠟燭,俗稱"間間迎",也是想要迎接財神的到來。
正月十四偷青習俗
對于客家人來講,從古之間都有一個習俗,就是在正月十四"偷青"的習俗,叫做"偷青節",正月十四這天夜里,青年男女三五結伴,乘夜幕掩護到別家菜地里"偷青"。蔥、蒜、蘿卜、麥菜、生菜都是他們的目標,"偷菜"預示著把一年的好運氣都"偷"回了家。如果不小心被主人發現了,挨了一頓罵,并不是一種霉運,而是會有更多的好運氣。
精準測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