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很是重要,現在是一個節氣,但是在古代民間的時候,立春還是一個節日,叫做立春節,如果立春正好趕上正月初一,那就是歲朝春,百年難遇,民間認為這一年的收成肯定會好。那么,2024年立春是幾月幾日?2024年立春是哪天呢?和小編一起去查詢了解下吧。
立春
2024年立春是幾月幾日
2024年立春是2月4日16點26分53秒,星期日,農歷臘月廿(二十)五。
立春標志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在自然界,立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萬物開始有復蘇的跡象。時至立春,在我國的北回歸線(黃赤交角)及其以南一帶,可明顯感覺到早春的氣息。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節律不一,“立春”對于很多地區來講只是入春天的前奏,萬物尚未復蘇,還處于萬物閉藏的冬天。
立春的民俗
1、立春祭
立春祭是一項傳統民俗文化活動。立春祭活動內容包括祭春神(主管農事的春神句芒亦稱芒神)、太歲、土地等眾神,還有鞭春牛、迎春、探春、咬春等活動。
2、春祠薦新
祭祖習俗傳至后世變為正月初一的祭祖活動,有的地方在初一以后幾天不掃除屋宅,即是擔心觸犯了回家過年受享的祖魂。
3、籍田
古代在立春日舉行的籍田禮,籍田的內容包涵有對地母的祈求。在籍田儀式后聚飲,這是后世“團拜”和“賀年”的一種雛型的儀俗。
立春
4、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動,事先必須做好準備,進行預演,俗稱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
5、貼“春”字
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后漸漸發展為春聯,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
6、打春牛
舊時,立春這天全村按輩分大小,用鞭子鞭打一頭土做的牛。把打爛的碎土扔進農田里,預示著這一年豐收。
7、咬春
早在漢代就有立春吃生菜迎春的習俗。魏晉時期,人們用五種味道辛辣的蔬菜組成“五辛盤”來“咬春”。到了唐代,五辛盤變成了味道更好的春盤。
8、祭祀祖先
在許多地區,立春要祭祀祖先。如廣東《新安縣志》載:“民間以是日有事于祖祠。”立春時供奉祖先的食品也較特殊。河南《汝陽縣志》載:“設春宴,啖春餅,薦卜、梨。”
9、踏春
立春后,人們在春暖花開的日子里,喜歡外出游春,俗稱出城探春、踏春,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10、搶春
這里的“牛土”或“牛紙”是指在官署鞭春之后,也就是在土牛或紙牛被打碎之后,圍觀的民眾搶得的土塊或紙片。人們相信,牛土或牛紙可以帶來吉利。因為人們認為春牛是春的象征,所以爭搶“牛土”或“牛紙”的行為稱為“搶春”。
結語:以上是小編整理的“2024年立春是幾月幾日,2024年立春是哪天”內容,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