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奇門遁甲有什么用處?
在21世紀,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所謂復興,不僅僅是體現在經濟上,還要體現在教育、政治、軍事、科學技術、社會管理、文化藝術等諸多方面。而中華民族的民族文化則是最能區別于其它民族的,最穩定、最能體現民族性格的精華元素。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發掘、繼承、完善和發揚也成為我們炎黃子孫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易經》最早是作為統治階級進行壟斷統治的工具,隨著戰國時代的到來,周王朝一統天下的格局被打破,諸侯分治、列國紛爭、天下大亂,易學由傳統的專為統治階級服務的工具逐漸為廣大中層知識分子所認知和接受,并伴隨著“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春秋文化“大爆炸”,通過各種形式流入民間——“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由傳統的《易經》而演化出來的多種預測學開始形成。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信息和傳媒產業的推動,商業和社會競爭日益復雜和激烈,為了更準確地捕捉信息、把握機遇和作出對策,以求讓自己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在廣袤的神州大地上掀起了學習和研究中國古代哲學,特別是學習研究易學思維科學的熱潮。不僅是中國人,連很多其它國家的研究人員和愛好者也加入了學習研究和實際應用《易經》進行預測管理并指導社會生存的行列。
《易經》不只是預測科學,更是高層次的哲學、是宇宙科學、是統治學、是系統管理工程學。起源于四千六百多年前、成型于周朝的《奇門遁甲》連同《太乙》、《六壬》作為古代預測的最高層次絕學,被稱為是“古代三式”,又被譽為帝王之術。《奇門遁甲》最早應用于戰爭雙方的軍事對抗,隨著幾千年奇門預測理論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根據天時、地利、人和、神助、格局五大方面,結合旺衰、空亡等要素進行狀態確定(縱向定位和橫向比較)和趨勢分析(時空演化)的奇門遁甲預測學已發展成為包括管理學、用人學、策劃學、信息學、營銷學、行為學、理財學等諸多學科在內的跨領域綜合性藝術,所以“腹有奇門遁,乾坤一掌中”并非虛傳。
知己知彼——明確知道自己和競爭對手(有形的和無形的)現在所處的時間階段和空間狀態,了解雙方的優勢與劣勢;
審時度勢——詳察事態發展變化的進程及軌跡,對事物或人物下一步的對策或對可能出現的變化進行分析,提前知道可能出現的結果,根據結果做事;
待機而動——把握機遇,趨吉避兇,準確出擊,提高行動準確度;
提高效率——以及時的行動避免可能出現的失誤,以有力的策略縮短達至成功的時間,以最少的投入取得回報利益最大化。
學習奇門遁甲有什么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