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入門學習—易的根本觀點,是中道觀。是順行是逆行,生計自由選擇。
易的的顯意,是洞悉天道,效勞并應用了人道,是猜測,是順行(即人道行)。密意,是回歸天道,是功法(即修煉之法),是逆行(即修行)。
一些易學家通常疑惑不解一個疑問:為何常常是卦辭與爻辭不共同,乃至矛盾很大?在易來說,常常是卦與卦之間說活,而并不是卦與爻說活。卦說的是一類事,而爻講的又是另一類事,著眼點和用處不相同。
研討易,首要立點要高。不然,難以統觀六十四卦。單研討一個卦時,不能只著重在本卦與卦中六爻之間的聯系,首要要看夲卦與之卦、錯卦、綜卦之間的聯系。
當研討卦中某一爻時,也不能單重在研討與上下爻之間的聯系,而應重在研討夲爻與變爻、變卦之間的聯系。不然,就會陷入限制而茫然。
易經的正卦、綜卦、互卦、錯卦、變卦
夲卦:猜測時得到的卦,叫夲卦。
反卦:與夲卦陰陽相反的卦,叫反卦,又名錯卦。
內卦:以本卦之三、四、五爻為上卦,二三四爻為下卦,構成的卦稱為內卦,又名之卦,又名互卦。
綜卦:將本卦倒置過來看的卦,叫綜卦。
外卦(即本卦)表辦法,內卦表成果,外卦是方式內卦是內容,這是讀易、破解易之密的辦法。第五爻,為本卦的主爻。第六爻,為本卦的成果。
讀易(即斷卦、解卦)分粗讀和細讀。
粗讀,即先斷下夲卦(即測事而起的卦)。研討本卦的卦辭和卦象。依據卦辭卦象,去了知卦意。這個進程叫望文生義。或滿意洋洋。
夲卦,是通知你,應該如此行。若如此行,其成果,在內卦里。要進一步去觀內卦的卦辭卦象,而得其意。
若不按本卦行,其改變成果如本卦的錯卦,要觀錯卦的卦辭卦象去得其意。
若堅持按本卦行,其開展改變的結果,在本卦的綜卦里。可觀綜卦的卦辭卦象。
上述即是讀易的微妙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