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節到,走街串巷拜親友,相信春節來臨,讓很多人頗為頭疼的就是“送禮”的問題了。春節送禮可謂既花錢,又費神,一個送不好,還有可能吃力不討好,遭到別人的白眼和厭惡。
那么,春節送禮,都有哪些禁忌需要注意呢,千萬別好心辦了壞事!
哪些春節“禮”,不能送?
人形玩偶:
布娃娃及一些人形卡通玩偶,在風水中都屬于“小人”,不僅帶有邪氣,還會導致持有者新年運勢受阻,常犯小人。有些人是很忌諱這些的,所以千萬不要在不明情況的前提下,送別人人形玩偶,容易遭人誤解。
不可送鞋:
鞋同“邪”,容易給人帶去晦氣和邪祟,所以春節期間一片祥和美好的氣象,不建議送鞋子影響氣氛。如果是自己家人,送鞋尚可,或者是風水大師,有些地方也有送“踩地鞋”的風俗,以博個好彩頭。
不能送鐘:
“鐘”與“終”諧音,過節期間,給老人送禮千萬不可送鐘表,這樣會讓老人們聯想到“送終”,很不吉利,既破壞老人心情,又傷感情。
不能送梨:
走親訪友,送水果再正常不過了,但是有些水果卻是要避免。如果是去拜訪一對夫妻或者小情侶,那一定不能送梨,因為“梨”與“離”諧音,給夫妻、戀人送梨不僅不能招來感激,還會引起矛盾。
不可送刀、劍等利器:
刀劍都屬于戾氣比較重的物件,在春節期間贈送,恐傷及和氣。另外,民間比較注重俗語“一刀兩斷”,用刀劍來送人會讓對方有不好的聯想,失去了送禮的初衷。若是習武之人或者刀劍收藏者,另當別論。
不可送帽子:
民間有“愁帽子”的說法,老人去世家中孝子要披麻戴孝,所以忌諱送別人帽子。特別是綠色的帽子,更是不能送,送人綠帽子表示其感情出現第三者,是對人最大的侮辱。
不可送菊花:
春節期間送人花一定要注意,可選擇一些寓意吉祥,顏色鮮艷喜慶的花,如康乃馨、玫瑰等。但切記菊花不能送,因為菊花常用于紀念逝者,無論是哪種顏色,都不可以作為禮物送出。
哪些忌諱不能犯?
忌數字“4”:
在中國人的認知習慣中,“4”聽起來就像是“死”,歷來為人所忌諱。所以,在送禮中應避開這個數字,人們普遍認為像6、8這類數字就非常的討喜!
忌單數:
中國人講究好事成雙,凡是重大喜慶節日送禮,均好雙忌單,所以千萬不要送單數的禮品,否則得不到主人家的感激。
忌黑白:
中國年的最吉利的顏色自然就是中國紅了,而且在傳統習俗中也認為紅色寓意喜慶,白色、黑色代表不祥,所以將喜事與喪事統稱為紅白事。因此,新春佳節送禮,還是要避開黑色和白色,選擇比較喜慶的顏色為宜。
忌標價:
不管你買禮品花了多少錢,若是要送禮,一定要先撕掉價簽。若是想送人一份禮物,又急切的想要對方知道禮物的價格,那只會令對方反感,既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還容易使受禮者心生厭惡。
哪些送禮習慣,要不得?
時機須選好:
禮物最好當面贈送,若是郵寄或派送上門,應隨禮品附上送禮人的名片和賀詞。另外,當眾只給一群人中的某一個人贈禮,既會讓受禮之人感到不舒服,又會令沒有受禮之人尷尬,實在是失禮之舉。
態度勿失禮:
送禮時要注意態度,動作和語言表達要溫和友善,落落大方。不要讓對方有任何的壓力感。而在我國,一般送禮之人都習慣謙虛一下,總會說:“薄禮,薄禮!”或者“一點小意思,不成敬意。”
禮要“合適”:
春節也是個聯絡感情的好時間,特別是與合作伙伴或者客戶。但重金之下,必有所求,人都有“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軟”的感覺,所以,禮物的分量還是要把握好,盡量讓雙方舒舒服服,接受起來沒有壓力才好。
留意保質期:
中國人春節送禮都是一項不小的開支,家家都要互贈禮品。所以,有些黑心的商家就會將一些過期禮品摻到里面,或者以次充好。因此,購買食品、化妝品等作為禮品,除了要關注品牌之外,也要注意保質期,以免出現不必要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