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周武王之弟,他曾經協助武王伐紂滅商。武王病逝之后,周公當政稱王,東征平定管叔、武庚等的叛亂,又分封諸侯,營建東都洛邑,制作禮樂,最后還政成王,為西周王朝的建立和鞏固作出了杰出的貢獻。《淮南子·汜論訓》云:“周公繼文王之業,履天子之籍,聽天下之之政?!痹u價是很高的。
周公提出,人不要只在水里察看自己的形象,還應當在民眾那里察看自己的形象。他常讓卿、大夫、士等各類人員“典聽聯教”,聽其教誨,并經常“克周文王教”。可見他對教育的重視??桌戏蜃右簧罹囱?、崇拜周公,這是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在刑罰與教育的關系上,他主張區別情況,具體對待,應施教化于前,行刑罰在后。他同時重視和誥辭的撰寫和傳播,這是他致力于社會教化的一個重要內容。西周初年所發布的《大誥》、《酒誥》、《召誥》等都和周公有直接關系。他竭盡師保之責,一面輔佐成王治理天下,處理政務;一面又從各方面教育成王及其貴族子弟:“君子所其無逸,先知稼穡之艱難乃逸,則知小人之依。”(《尚書·無逸》)周公既重言教,更重身教。他以勤勉為政,公而忘私等高風亮節著稱。如其戒伯禽(周公的兒子):“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下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無以國驕人?!保ā妒酚洝斨芄兰摇罚┮虼?,“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便成為傳之萬世的名句。此外,為使成王明確分官設職之道,作《尚書·周官》;為戒成王怠忽政事,教其任賢使能,又作了《尚書·立政》。可以說,他又是中國行政學的開山祖師。
這就是周公其人的大致情況。
周公所處的時代,正是原始宗教發展的重大轉折時期。商紂因為對酒神和酒文化的盲目崇拜,致使與酒相聯的宗教狂熱超越了建立正常國家秩序所能包容的范圍,促使了商朝的滅亡。周公繼文王之業,就勢必對原有與酒密切相聯的原始宗教進行改革。在處理國家行政方面,周的法令規定,周人在祭祀之外的時間飲酒一次就要殺頭。而對殷遺民的政策是三次之后殺頭。他確實注重了教育的功用,但這在當時還是遠遠不夠的。周公既是原始宗教祭祀及占卜的個中高手,又是國家祭祀活動的策劃、組織與實施者,這就更迫切地需要一種新理論來支持印證并發揚光大他的行為方式,以消除殷商酒文化的不良影響。他總結了“以天為宗,以德為本;以祖為宗,以孝為本”的思想,并利用他掌管祭祀占卜的職務之便,調看查閱了過去全部占卜記錄,以具體事例分類,運用原有卜筮者留下的大量占卜用語,依據錯、綜、互、變的原理,補齊了《周易》三百八十四爻的爻辭,這也是《周易》難讀難解的原因之一?!吨芤住返街芄稚希湃客瓿闪私浀奈谋?。
我們不應當小看周公對爻辭的寫作,他對爻辭的推進在《周易》的發展史上,確實是一次劃時代的變革。因為在此之前的傳承方式,只是口耳相傳。而周公運用卜筮語言,發明并在更廣闊的空間和時間里,最早以系統文字的方式展現了伏羲與文王的思想。